经济导报首席记者 韩祖亦
7.4%,这是2014年中国经济向公众及世界交出的“成绩单”。虽然与此前年份相比,7.4%的增速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但对于已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而言,这一成绩引人瞩目。 “可以说是相当满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彭刚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从这一数据来看,去年年底的翘尾因素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完成了此前制定的7.5%左右的政策目标,“虽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表现不错。” 根据这一增速水平,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徐逢贤预计,2015年我国GDP增速有望保持在7%以上:“目前来看,6.8%至7.5%的增速水平将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几乎是平的
20日上午,2014年经济数据新鲜“出炉”:我国GDP首破60万亿元,达到63.6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滑落至1990年以来的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我国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27.14万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30.67万亿元,增长8.1%,占GDP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2014年中国经济几乎是‘平’的。”民生证券对此解读道。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上年缩小0.06;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8%。 “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 “去年,我国经济面临了诸多挑战。这也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个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时,所必然面对的。例如部分传统产业严重产能过剩,这些产能不会立刻转移到新兴产业中,这需要一个历史周期。再加上美国经济的逐渐复苏,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持续低迷,外需不断下滑,进出口对于我国经济增速的拖累不可小觑。”徐逢贤认为。 在他看来,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重点领域改革不断。“GDP增速下滑,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2015年的中国经济亟待寻找新的亮点,以GDP增速放缓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彭刚也强调。 相关数据也为彭刚的判断提供了佐证。201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15.7%,创下2002年以来13年新低。全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也远低于7.5%的目标,外需疲弱。此外,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10.5%。在总体“外需疲弱、内需疲软”的情况下,GDP增速下行便在情理之中。 “虽然房地产销售数据转暖,但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高企的存量在建和待售面积意味着房地产投资短期还难见底,最快也要到今年下半年。经济总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在13.5%的低位徘徊。经济政策转向稳增长,但基建投资力度虽维持高位(20%以上),尚不够抵消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回落的合力。”民生证券表示。
落点民生
展望2015年,徐逢贤给出了7%至7.2%的增速预测。 “要达到这一速度,需要我们不断开辟新的增长动力,比如加快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房地产急需在宏观调控政策到位及企业家找准平衡点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价格调整,从而发挥对其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只有投资方向更加科学完善,GDP增速这一数据才是有价值的。”徐逢贤说。 在他看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更加深化,居民收入水平有望继续提高。加之国际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中国经济“走出去”的速度提升,这些因素均将成为支撑2015年我国GDP增速的主推动力。 “‘一带一路’规划所助推的海外投资,可输出各个层面的资本和过剩产能,带动企业‘走出去’,这将成为2015年我国经济的新亮点。”彭刚表示。 不过,挑战仍在。民生证券便预测,今年消费增速将继续放缓。“首先,房地产销售下行,促使家具、家电和建材装潢等消费均放缓;其次,前期经济下行、流动性收缩后周期影响消费;最后,‘三公’消费和反腐的政策冲击仍在继续。” 彭刚认为,2015年国家政策应更将改革着力点落在民生上。“就目前经济形势看,惠民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养老金改革、医疗改革等各种措施,让民众感觉到切实的实惠,使其敢花钱、敢消费。同时,还要继续推进税制改革,给中小微企业减税减负,以进一步扩大内需。” “总体来看,今年我国稳增长力度将继续加大,降准、降息政策应不会‘缺席’。”徐逢贤预计。
|